对洛娃科技进行违约复盘,我们认为洛娃信用资质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。从本案例看,即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终端渠道能见度、公司获得大行的站台支持,信用债投资者仍应综合全面分析、慎重投资决策。
多元化+非上市+小所审计,信用资质天然较弱
工业奶粉盈利模式较难理解
有透明度较低的贸易业务收入
关联交易、海外投资真实性问题
债务结构对直接融资过于依赖
发行人为控股壳公司,偿债能力弱
违约始末。2018年12月6日“17洛娃科技CP001”到期,债券余额3亿元,企业资金尚未到账构成违约,目前公司存续债券约45亿元,“15洛娃01”还面临12月底回售压力。洛娃违约前主体评级AA。
洛娃从表面看有一些正面因素:
日化产品在终端渠道具有一定的能见度。公司主业为奶粉和日化产品销售,日化品在商超可见、奶粉在网上也有销售;产品销售账期1-3个月,该业务模式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,对偿债或有保障。
持有位于北京的部分土地房产尚未抵押。洛娃科技持有望京写字楼洛娃大厦、顺义等地的两家酒店,2018年6月底评级、募集资料看部分地产未用于抵押,或可用于抵押再融资。
与国开行有战略合作意向。2018年7月洛娃官网披露与国开行北京分行“就开发性金融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签订合作协议”,或意味着未来能得到资金支持。
但以下负面特征是不容忽视的:
信息不透明、审计不规范,财务数据质量较弱。公司为非上市公司,信息本就不透明;历任审计师亚太、中兴华也非大所,2015年年报有“16.83亿元收购”是披露错误的情况;近年来评级报告、募集说明书对海外收购等事项披露很少;2017年收到证监会处罚,因信息披露违规、会计计量不规范、客户名称与银行流水不符合等。
【继续阅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