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底看到一则新闻,茅台财务公司招聘债券交易员,背景是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在2024年气势如虹的上涨,债牛无敌的感觉。那时中国的长期国债利率已经低于日本历史上最低的水平。
国债这么牛,除了对经济疲弱和长期通缩的担忧外,资金推动功不可没。
资金与经济的错位矛盾,一直未有改观,形成资产荒与资金荒共存的奇观,需要资金的从金融机构拿不到钱,金融机构想提供资金的人家不要。另外还有个结构性问题,地产和政信非标是财富端非常重要的中高收益+低波动投资品供给,这两几乎没了,财富端焦虑的不得了。这时哪里形成赚钱效应,几乎必定会有财富资金涌入。大额存单、美股ETF、公募REITs受到热捧,背后都是财富焦虑。无风险/低风险债券策略在2024年表现一骑绝尘,高的能超过20%,策略底层又是没有违约的国债及准国债,且流动性特别好,这么多优点集于一身,对财富端那得有多大的吸引力啊。
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苦口婆心地提示风险。硅谷银行倒在国债投资上的案例,也不是很近前的事儿,按说还很生动鲜活。可架不住赚钱效应的魅力太强了,愣是把长期国债价格进一步推高不少。被提示风险的,估计暗地里没少埋怨,被耽误赚钱了。旁观的我们,对这些大无畏资金的“勇气”感到诧异。30年期国债久期16年,也就是利率上行10个基点(0.1%),价格就会跌1.6%,乍一看1.6%算个啥,可国债期货的保证金才3.5%,28.6倍杠杆乘上去,结果就有些惊人了。买国债本来是个保守的外形,没想到底色这么彪悍。
在这波长期无风险超低利率位置,可以算算发了多少国债、地方政府债、央地国企债,期限赛着长,超长期国债50年,国企也有发30年的。融资主体心里暗爽,2%左右的钱,可以用10年、20年、30年甚至50年。估计美国得羡慕死,10年期美国国债前不久高到过4.9%,最近回落显著也得4.2%,一年国债仅利息就得支付9000多亿美元。所以美国最近的政策组合,最重要的目标之一,就是要把利率干下来。融资方爽了,肯定得有人不爽,那只能是投资者。30年国债期货价格从121高位回落至目前的117,跌了3.3%,可这不爽恐怕才刚刚开始。
推动通胀上行到合理水平,政策态度和行动愈发清晰起来。去年经济增速5%,但企业和老百姓体感不匹配,罪魁就是平减指数为负,且负的不少。通胀过高头疼,经历过通缩才知道,通胀原来属于快乐的烦恼啊(恶性除外)。这个问题看明白了,就该出手了。
首先,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CPI目标定为2%,这个动作意义重大。因为以前好些年一直是3%,随着CPI不断下行,3%的目标不切实际,引导市场预期的意义就大幅减弱了。下调到2%,让实现目标的态度一下子鲜明许多,直白说就是开干了哈。
其次,路线图也给划清楚了:
ü 涨工资是最有力度的招,消费券相比之下都小儿科了。道理再简单不过,工资降了那肯定节衣缩食啊,开始涨工资心气能不好些?稳住楼市股市,稳的是大家的存量财富,而且把楼市搁前头,因为房子在老百姓的资产配置中占比比股票高的多。支出消费是推动经济进入正反馈状态的根本所在,相当于给发动机点火的作用。需求扩张,企业订单增长,就能够给员工加薪,资本开支的意愿提升,反过来又促进支出消费的增长
ü 加强社会保障,尤其对失业、低收入人群的保障,对总需求扩张很有意义。最近京东美团给外卖骑手上五险一金,也是加强了社会保障。将被压抑的综合人力成本归于正常,既对消费需求有好处,又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,让企业从卷价格迈向卷质量
ü 对供需关系糟糕的行业进行整治,并购重组减少市场主体,通过提高产品质量、加强排放能耗等环保要求等手段扶优限劣,推动产能出清,也就是整治内卷,供给得到减少、优化,商品价格自然也会上涨
ü 还有就是金融周期特别重要,对经济周期、资产价格周期影响很大。之前是去杠杆,金融收缩。地方化债是压降存量债务,那就是降杠杆。楼市股市下行之下,因为房产股票作为抵押物,价格下降能融到钱自然减少了,金融随之降杠杆,导致政府之外的社融不振。居民信心不足,还债存钱,也是去杠杆。从去年10月份以来,新的金融加杠杆周期开始了,地方还是化债,但新增地方债务空间比去年增加了,这就是开始加杠杆了。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,这不就是给予银行加杠杆的弹药嘛。鼓励银行向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回购贷、增持贷,央行再给银行补充抵押贷款,银行相当于不出钱,这也是加杠杆的行为。最近为支持并购重组,将银行并购贷占交易额60%的比例提高到80%,贷款期限由7年延长到10年,这也是明显的加杠杆举措
ü 还有一招,大家重视不够,那就是吸引外国人来华旅游,大力推动免签等便利化措施。几乎全世界都在通胀,就中国通胀这么低,物价的差异可谓巨大。最近中美老百姓通过小红书加大了联系沟通,中国物价之便宜,得到了不少宣传。便利度提升之外,物价便宜肯定也是优势。越来越多的入境游,就是在增加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,对提振通胀有好处。同时,这还相当于是服务出口,带来创汇,减少资本流动、人民币汇率压力
基本面预期的变化,推动国债价格见顶回落,回落就会动摇资金牛市基础。之前享受了多少资金红利,后面都得还回去。周期和能量守恒的道理。
对于大家的启示:
ü 别哪热就往哪冲。好好回忆下这种行为逻辑,有几次赚钱、几次亏钱,最终是盈是亏
ü 区分投资与投机。能够对所投的标的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分析,能够获得相对认知优势,价格还不能太贵,那才称的上投资
ü 这世上没有没有风险的事,买国债可以亏钱,搞不好也可以亏大钱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