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登录
复盘2018:年初市场主流观点为何错得离谱
来源: | 作者:pro40d1fe | 发布时间: 2018-11-27 | 11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回望2018年,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条确定的路径,每一种资产的价格脉动静止成一张K线图,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如此确定。但如果把时间轴拉回到2018年初,大家思考这将是怎样的一年,一切又如此未知而神秘,似乎确定性只在于结果必定不可思议。年初市场主流观点为何会和真实走过的路径形成如此大的反差,时至年末,我们来给2018年做一个复盘,看看原因几何。

回望2018年,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条确定的路径,每一种资产的价格脉动静止成一张K线图,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如此确定。但如果把时间轴拉回到2018年初,大家思考这将是怎样的一年,一切又如此未知而神秘,似乎确定性只在于结果必定不可思议。年初市场主流观点为何会和真实走过的路径形成如此大的反差,时至年末,我们来给2018年做一个复盘,看看原因几何。

记得2018年初市场主流的观点大致有,经济新周期启动,股市将有行情表现,债市一如既往的糟糕,结果几乎全是误判。这不是一年的偶然,几乎年年如此。为什么这么多的学者精英,聊起经济和市场头头是道,却总是错得如此离谱?其实,答案在心理和行为学中。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对未来的预测是件令人恐惧的事情,于是最安全的预测就是沿着过去的一年线性外推,也就是推测未来的一年延续过去一年的趋势,这样方才最为安全。主流的经济学家和市场专家大多在看后视镜开车,他们真正擅长的是解释过去。

2018年初的时候做市场展望,基础就是2017年发生的事情。2017年是蓝筹股行情,领先的私募基金取得了40%-70%的靓丽的业绩,而债市全线溃败,惨不忍睹。于是2018年初某个公募股票基金在不到一周里募集资金300多亿元,要不是关门恐怕量还要更大,一些在2017年表现出众的私募基金也是募集了大量的资金,股票基金成为了市场的宠儿。2017年也是新经济股权火热的一年,各轮融资令人眼花缭乱,独角兽层出不穷,且估值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。而债券基金几乎是无人问津,过去两年表现这么差的资产,整个市场都提不起探讨的兴趣,大家满脑子都是对资管新规的恐惧,对经济强劲和通胀的担忧,再加上地产、非标的“挤压”,债市身上可谓压了“三座大山”,做债的人无比抑郁和绝望。

我于2018年1月明确看好债券策略机会,除了在财新网发表专栏文章外,还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观点:辞去了券商高管职位,毅然投身于债券私募事业。这样的判断和行为,在当时可谓相当的另类,引起很多人的不解。
【继续阅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