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登录
降准与风险偏好提升
来源: | 作者:高熵资本 | 发布时间: 2018-10-08 | 67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从趋势来看,存款准备金逐步降低是确定性的,这是2018年最确定性的政策趋势,因此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并不是方向性变化,其本身不出乎意外
01降准的逻辑


●从趋势来看,存款准备金逐步降低是确定性的,这是2018年最确定性的政策趋势,因此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并不是方向性变化,其本身不出乎意外

●从短期的节奏来看,此次降准是2018年第四次,此前都是在季度的第一个月内进行,比如4月、7月,这里面普遍有对冲缴税冲击的用意,同时置换MLF(本身对冲短期流动性冲击MLF也是选项)

●本次降准除了趋势的必然和此前基本逻辑的延续,我们认为还是体现了一些短期层面对冲逻辑的考量,进入下半年政策层面全面转入“稳”的逻辑,因此我们看到了大政策环境,从上半年的央行独自“拼搏”,到下半年的全面配合发力,财政、监管、以及央行各个层面都呈现稳增长、稳预期、稳金融等等逻辑,但是广义信用环境收缩的惯性明显,进入第三季度经济层面的改善不明显,同时隐忧逐步体现,这个环境下央行货币政策层面可以运用的短期对冲手段并不太多(MLF等货币投放手段已经十分充分、降息信号过于强烈目前受到制约、降低质押库门槛等措施已经使用),只有降准是符合趋势、同时对于短期环境有明确对冲意义,同时又不至于释放过于强烈信号的工具

●理论上来看,降准的信用乘数效应是数量化工具里面较强的一种,一方面释放了基础货币的可用额度(提升超储率水平),直接可以稳定住货币市场利率,同时提升了货币乘数的最大值,并且进一步给予商业银行低成本长期资金,提升商业银行的信用投放意愿。但是,后续的信用派生效果,仍然需要其他政策配合,实际上从近几个月情况来看,信用投放的问题并不是主要来自于供给能力和意愿,更多的来自于供需结构不匹配,这本身不是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,后续应该还有其他配套措施进一步配合,同时必须强调的是,对于供需不匹配问题,这本身是2016年以来去杠杆和结构调整造成的,如果想短期迅速解决只能采取需求匹配的逻辑,也就是重新放松房地产政策(鼓励居民杠杆),放松基建和国企加杠杆,但是这似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。如果并非采取这个方式,那么短期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就不太可能彻底解决,可能可以有所缓解。这个逻辑下,降准本身是一个对冲政策,并不一定意味着信用环境回归到以往的旧逻辑下

降准本身可能对于风险偏好有所利好,配合财政部的喊话,有利于缓解之前市场普遍悲观的预期,而且考虑到此前的悲观预期已经体现了很大程度的长期逻辑,因此可能出现风险偏好带动市场出现反弹(主要是风险类资产),但这种反弹是否具备较大的持续性,需要观察,目前全球风险偏好的压力较大值得关注

02债券市场的策略


●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的预期比较充分,此次降准虽然有助于超储的回升,但是目前流动性预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大,可能短期维持充裕状态,短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空间并不十分充沛,短久期套利仍然是可提供稳定收益的策略,但是超额收益空间十分有限

长端利率债在目前的期限利差下受到保护,虽然美债收益率提升,但是目前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内在逻辑明显是主要逻辑,本身由于1)中美短周期走势分化;2)中国流动性内在较为稳定和充裕,资本外流继续受到限制。在这个环境下,长端利率的大幅上升和下降空间都受到限制,趋势上仍然是震荡向下的,目前的合理策略是(三个月维度),保持中性仓位,同时应对波动,如果短期收益率下行15-20bp,考虑减仓至中性偏低位置

信用利差是利好最为确定性的,特别是短久期品种,同时受到1)短期无风险利率维持较低水平;2)风险偏好回升;3)广义信用环境企稳的利好

转债提供明确的交易性机会,其中精选行业与短期环境匹配的龙头企业,如石油石化、现代农业等行业,或者是与风险偏好资产反弹关联度高的行业如金融等。但是考虑到目前转债市场的交易容纳量,仅仅建议小账户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