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登录
市场接踵踩踏,下一处在房地产
来源: | 作者:pro40d1fe | 发布时间: 2018-10-30 | 121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貌似安全之处,导致人群蜂拥而至;曾经安全之处,因为人多而变得不安全,甚至危险。无论原因,人多必然容易踩踏,这是投资当中最底层的哲学思考。
最近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蓝筹股正在经历踩踏。

貌似安全之处,导致人群蜂拥而至;曾经安全之处,因为人多而变得不安全,甚至危险。无论原因,人多必然容易踩踏,这是投资当中最底层的哲学思考。

最近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蓝筹股正在经历踩踏。

蓝筹是2017年股市宠儿,在2018年市场大幅回撤中也有抗跌的表现,于是越发有些资金避风港的味道。昨天以茅台为首的消费白马股遭遇了踩踏,争相出逃的资金将股价打至跌停。不看好茅台已有段时间,顾虑就在于大家捧成了神话,我也同意大家讲的种种茅台的好,但已经神话且信者众,那么再好的基本面也已然充分反映在被抬高的价格里,看多的力量也绝大多数已经入场,由此便没了安全边际,上行概率和空间显著不足。

其实业绩连续2-3年快速增长的任何一家公司,应该引起警惕并多问些问题,行业景气周期是否接近尾声,公司是否已经把好的一面过度展示,股价隐含的预期是否已经过高。虽然难免有业绩持续爆棚的大牛,但别忘了这样的公司凤毛麟角。是以独具慧眼的天分勇于把握,还是承认自我的平凡宁可错过也不犯错,每个人可以自己掂量,但我觉得这里还该有胜率和赔率是否有利的思考

类似的踩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,没办法,羊群效应决定了踩踏发生的必然性

回顾下踩踏史:

1、利率债踩踏。2016年资金泛滥资产荒时,为了规避信用风险,巨量资金集中于杠杆投资利率债的策略上,以数倍的杠杆博取区区30-50个基点的杠杆利差,30年期国债收益率被压到了2.9%的历史低位。记得持此策略的人还为远离信用风险而沾沾自喜。结果2016年10月国债期货暴跌,持仓亏损至少10%,亏的多的甚至超过20%,其实在那个阶段看,可能比踩了信用的雷还亏的多些

2、股票质押融资踩踏。2015年和今年的股票质押回购崩盘,两者仅间隔2年,可见市场的金融记忆多么短暂。股票质押回购在市场情绪正常时,几乎被银行券商等出资方当作无风险业务,核心两个特征:“简单”和“容易上规模”。主板五折、中小板四折、创业板三折,再加上期限、利率,简单几个要素就可以描述清楚业务条件,业务部门和风控部门沟通成本低,业务效率高。股票市值大,实控人有需求,业务还可以上规模。2017年结构性行情冲淡了2015年股灾引致的痛苦和谨慎,使得股票质押回购规模悄悄地回到了与2015年高位相当的水平。潜在的风险一直被忽视,市场参与主体陷入一种惯性,直到市场回撤、情绪恶化,才突然发现原来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这么大了,之前貌似流动性不错的股票出清难度被显著低估了

3、新经济股权踩踏。在经济增速整体下滑的周期,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,以商业模式、运营效率的颠覆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表现,以代表未来的标签成为了一处“安全”所在,仿佛可以对抗经济周期。过去2年多么火热,各路人马趋之若鹜,互联网公司以及周边行业如日中天。刚组建的创业公司凭借商业计划书和初期团队就可以拥有2亿美元的估值。从初创到成为独角兽的时间不断刷新纪录,在这里神话并不稀奇。巨头的加持就能让IPO公司享受不可思议的估值溢价。这样的盛筵对人群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,一些传统行业的老板甚至急于资产变现换成新经济公司股权,传承给下一代。现在这个领域正在急速降温,又一次验证了没有什么不可破的神话,无论逻辑曾经多么的坚实与不可争辩。人的情绪太短视,昨天还趋之若鹜,今天就能避之不及。另外,我此前讲过一个观点,PE/VC在中国尚未经历一场像样的洗礼,这是一种危险的特征

总结下扎堆现象的共性特征,一定要有强大的令人产生信心甚至信仰的故事逻辑,有些情况还兼有恐惧的反向推力

2016年债灾前投资者对经济异常悲观,对信用风险产生恐惧,这时利率债以国家信誉的安全光环给予恐慌群体慰藉(当时市场群体性对于久期风险的忽视多么令人不可思议)。两次股票质押规模的大幅上升,是缘于对股票作为优质抵押品以及上市公司壳价值的信心。新经济公司更是神话一般的存在,以中国经济转型、新经济对传统行业颠覆为光环,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一些行业的建立或更迭,令市场对其坚信不疑。

循着上述共性,我认为下一处踩踏在房地产。

今年5月底写过一篇不看好地产行业的文章,现在房地产公司的股价、局部地区的房价已经开始下跌,验证了当时的判断。但还有一处坚硬的逻辑,似乎还未被动摇,就是对地产行业的广义信贷,尤其是信托、民间融资等影子银行。最近观察到信托、财富给地产放款不亦乐乎,有些甚至是集中于此一个业务策略。

先分析下行为逻辑。负面推力是信用环境恶劣,企业违约频发,信用资产无人问津;正面推力是对房子的信仰,房子作为硬资产是最好的信用支持。

土地房产确实是最为有效的抵押品之一,即使企业还不上钱,只要土地房产的抵押坚实有效,债权的偿付还是有保障的。这个判断没错,但问题在于巨量的债权资金以房子为抵押品,如果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资产需要出清,市场接盘的力量在哪里?有人可能会说,历史上也有过社会资金链断裂,房子作为抵押品后来处置回收情况比较理想。但我想说,当下的存量房产规模、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债权资金规模之大,是史上未有的情况

这一轮房地产繁荣周期长达30余个月,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数倍甚至十倍于历史,结果是居民财富的50%-60%配置于房产,金融机构50%以上的信贷投放于地产行业。现在经济进入下行阶段,行业企业日渐萧条,人们的收入出现下降,预期更是糟糕。这时候哪怕很小的一个比例的房地产资产进入市场出售,都会带来对市场心理和价格的冲击。房子买涨不买跌的心态,有风险偏好的资金匮乏,房地产的流动性能好吗?

房地产债权项目丰厚的利益也是个重要驱动。房地产公司因为拿不到股权、信贷、标准化债券等资金,于是唯有信托一条路,愿意支付很高的资金成本。信托给到终端投资者的回报只有7%-9%,相当可观的利差由信托公司及销售渠道分享了,于是形成很强的利益驱动。高净值客户在其他投资领域很受伤,对信托公司产生了刚兑的预期,觉得是资本金数十亿的金融机构,出了问题不会不管,于是这样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很好销。面对这么好的赚钱生意,可以想见市场参与者们对于风险的置若罔闻。

房地产吸金的厉害之处还在于,如果一家产业公司对外融资,报出两位数的成本,估计没人敢给钱了;而一家地产公司给出两位数的成本则很正常,利润高呗。于是形成对其他行业融资的挤出效应

还有人说中国没有解决土地财政问题,政府就不会让房子跌。我觉得这是种相当幼稚的判断,是不愿花时间思考或想当然得出的结论。政府调整供求关系的政策,确实能干预房价的走势,但是房子这么个大类资产其实是根本不可能被驯服的。想想上任政府不遗余力地想调控房价,最终房价跌了吗?原因很简单,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。即使分析政府的意愿,我也觉得维护地产行业与支持实体经济目标相悖。房地产行业这么大的规模,占用了巨量的社会资源,这其实也是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,因为资金总量有限,尤其是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资金,非此即彼。可谓地产非标不死,信用环境不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