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登录
精译霍华德马克思的《橡树十岁》
来源: | 作者:pro40d1fe | 发布时间: 2019-03-13 | 200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橡树资本是我们的偶像。我们觉得以中国的经济和市场体量,完全有机会种出中国的橡树,希望那就是高熵资本的未来。不仅深度认同橡树资本的投资哲学、商业原则,其最早阶段即已开始操作的、最为核心的基于深度信用研究的债券策略,也恰是我们看好并长期主攻的方向。
橡树资本是我们的偶像。我们觉得以中国的经济和市场体量,完全有机会种出中国的橡树,希望那就是高熵资本的未来。不仅深度认同橡树资本的投资哲学、商业原则,其最早阶段即已开始操作的、最为核心的基于深度信用研究的债券策略,也恰是我们看好并长期主攻的方向。


通过研习橡树资本的投资哲学和经历,我们获益匪浅。其灵魂人物霍华德马克思撰写的《投资中最重要的事》,可谓是对我们影响最为深远的书(没有之一),帮助我们塑造和完善了投资哲学体系,这对于我们长期从事的投资工作何其重要。这本书一直摆在案头,时不时拿来重读,得意时带来冷静自省,失意时坚定信念信心,躁动时获得定力耐心。最近期待已久他的新书《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》终于面市,也让我们欣喜若狂,周期之道可谓真正的圣杯,是未来或然世界唯一可以确定的规律,值得深入观察、理解和思考。


除书之外,霍华德自1990年起每年撰写4-5篇Memo,我从第一篇开始认真阅读,目前已经读到2005年。貌似平淡枯燥的文字,读来居然令我有初中时读金庸小说般的兴奋和难以释手。这些时空都颇为遥远的美国市场观察、思考和经历,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,隐隐有偷窥未来的愉悦和兴奋。美国社会和金融市场领先中国多年,虽文化体制有诸多不同,人性层面、社会发展底层规律实则相通,美国经济和市场经历的历史过程,有些可能是中国现在以及将来所必须要经历的。其中与我们事业最为相关的是债券市场。高收益债和困境债策略在美国市场出现并存续多年,持续为资本和财富带来较好的回报。我们认为,2008年以来的债务大扩张和打破刚兑,使得中国信用债市场机会也已到来,这个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。


最近读到一篇《Oaktree at Ten》,是霍华德为橡树资本十年生日所写。读来颇多感悟,于是翻译出来,跟大家分享橡树朴素而闪光的投资思想、指引其长盛不衰的正道大道,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的同时,也想藉此言明我们的心志,同时让大家更了解我们投资表现背后的逻辑基础。


对这篇Memo的内容提炼总结如下:


(1)以守为攻的投资理念。避开亏钱的风险,赚钱的机会自然会照顾好自己。注意不是避开“风险”。世界上没有没有风险的投资,即使存银行也有机会成本的损失,持有现金也要承受通胀风险。投资的本质就是要识别风险、承受风险和管理风险。我们理解最大的风险有两点,一是对标的没看清,二是付出过高的价格,这两点都是产生投资损失最主要的原因


(2)客户利益至上。公司与客户利益冲突都是以偏向客户利益的方式加以解决;采用公司与客户利益一致绑定的收费安排;让客户知晓真实的情况,不隐瞒或淡化坏消息;绝不盲目操作新策略


(3)美国养老金投资于困境债。其中对此策略敞口最大的25家中有23家投资于橡树资本的基金。这个现象十分有趣,最为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的养老金,居然会投资“重口味”的困境债务,可见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成熟度,他们深谙世上其实没有真正差的东西,只有真正差的价格。橡树拿是否投资困境债务作为机构经验度的衡量指标


(4)敬畏心和安全边际意识。橡树资本回首发现不少最好的决策都与限制管理资产规模有关,对于每一个策略他们都严格根据市场机会容量来控制对应基金规模。坚守这种选择背后的逻辑,还是客户至上的商业原则。规模大了管理费收入增加,这对管理人有利;超过市场机会容量或管理人能力边界,则影响了投资人的回报,这对客户不利。当两者利益产生冲突时,橡树资本选择了维护投资人的利益,控制资产规模增长。其实长期而言,两者利益一致,因为只有为客户创造更高性价比的回报,资产管理机构才能基业长青;任何投机取巧,短期似有得益,却埋下长期衰败的基因


(5)投资背后最重要的是人。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原则,什么样的环境氛围、文化取向,最终导致结果的大不同。投资确需要孤独的思考,但协同奋战能够取得相加乃至相乘的合力,其能量和潜力深厚。为一帮志同道合、热爱投资的人打造并维护一个正向、融洽的工作平台,这是投资管理机构长期制胜之道

《橡树十岁》


橡树资本在1995年4月10日,也就是十年前开张了。那一天象征着公司创始人们信奉和践行梦想的起航。真的感觉就是眨眼之间,我们就迎来了公司第十个纪念日。值此我想分享这第一个十年的感想。


优先级


橡树资本的建立并不是从预算、利润预测或商业计划书开始的,而是植根于我们的投资哲学和商业原则。当初建立橡树资本时,很多人询问我们初衷,我们说很简单,就是想以我们的方式经营一家公司。那么我们的方式是怎样的呢,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在我们脑海中回响,而且是我们谈话交流的主题。这些都还有待于整理记录下来,并且付诸实施。


正如大家已经听到厌倦的程度,橡树资本投资的核心信条就是“避开亏钱风险,赚钱机会自然能够照顾好自己”。因此我们一直努力构建这样的投资组合,即使我们的判断没有都实现,组合也能产生可接受的回报表现,而判断都实现时还能有更高的回报空间。当市场好的时候,我们竭力跟上市场回报水平;当市场差的时候,我们要明显跑赢市场。这听起来简单,实则不然。我们选择仅投资于低效率市场,投资组合严格遵循原则。每一个投资组合的管理都配备了深耕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,他们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对行业、公司和证券优于其他投资机构的认知,同时知晓宏观预测和市场择时无法给予他们任何优势。可见我们的投资哲学给予橡树资本员工以一套清晰的指引。


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业务原则。这些原则更为简单,但帮助一点不少:投资决策以大量的自主研究投入为基础;每一次利益冲突都是以照顾客户利益的方式解决;管理收费机制将客户利益与我们的利益绑定并一致起来;与客户全面而真实的沟通,坚决拒绝隐藏或淡化坏消息;新投资策略只有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操作。在1995年我们写道“我们只能按照上述原则赚钱......当我们取得优异投资回报时,我们的盈利才能增长......我们只能靠这个”。近些年来,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机构设定目标时将扩大规模优先于为客户盈利,还有那些言行不一的口号。而我可以很自豪地说,橡树资本对客户利益至上的追求从来没有被撼动过。


我们在1995年春天公布了我们的原则,自此确实从来没有改过一个字(除了增加对新策略的要求外)。当我们步入第二个十年时,这些对过去有用的原则对未来依然适用。


客户


我们深信,只要我们坚守过往的原则,并且施展相同水平的表现,其他自会随之而来:我们就会拥有成功的事业。令人愉快的是,这些已然发生。


那些我们能称为客户的投资者们,他们水准之高令我们感到激动,堪称“金边”投资者。截至2004年末最大的50家企业年金中有24个;50个州养老金中的22个(还有很多县、市、警察局、消防局养老金);81个学院及大学捐赠基金;很多世界领先的慈善基金会和最富有经验的保险公司;一家称作先锋的共同的基金;以及一群不断扩大的高净值个人作为补充。这里有个依据:在对困境债务策略投资敞口最大的25家养老金中(根据“Pensions & Investments”的统计。我们认为这是对投资经验度最好的评判指标),有23家每家至少参与了橡树资本的一种策略。我们的客户清单,是对我们作为专业投资人士所付出努力的终极评定。这个单子每年还在扩大。实际上,我们感觉对于大多数成立十年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,拥有在我们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年份中一年增加的客户,就会感到很开心了。


比客户数量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客户关系的质量。其中很多客户已经成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,他们给予我们令人温暖的欢迎,对我们的方案提供有帮助的质疑,当我们坚持时相信我们的判断,提供宝贵的意见,不断扩大与我们的合作点。我们最大的20位客户平均而言,参与了超过4种我们的策略。客户对我们的认可,是我们最主要的成就感来源之一。


投资表现


我们当然清楚,客户喜欢我们这些人或认同我们的方法,只是形成上述良好关系的部分原因。若投资表现不佳,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关系。我们实现了开始时设定的投资目标,对此我们倍感自豪。我们当然想每年都取得很棒的回报,但这根本不可能。我们的目标是避开灾难的结果,这样每一年的业绩要么是较好,要么是很棒。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每年都能至少取得较好的回报,那么他的长期业绩回报一定优异。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,我们做到了,从公司开业以来整体而言为所有客户每年都赚到了钱。


包含我们任职于西部信托公司(Trust Company of the West)的时间,我们团队拥有超过100个完整年度、符合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(AIMR)要求的业绩记录:19年高收益债,18年可转债,16年困境债,以及其他。而且在这100多年里,你要费点劲才能找到一两年算不上像样的业绩,所谓像样的业绩,是从绝对和相对两个维度评价都较好或不错。


我感到自豪,在1998年到2003年间成立的24支封闭基金都赚钱了,内部回报率截至目前在4%-49%。每一个基金的回报要么是不错,要么很棒,没发生任何灾难。


我们追求的“每年取得至少较好回报”的目标,是否标准过低了呢?我不这么认为。首先,我确信,每年每支基金都能取得这样的回报,会令我们拥有最佳的长期业绩记录。其次,我知道与我们处于相同投资领域的其他基金,很少能够长期做到且未遭到过重创。再次,据我所知,没有客户因对我们业绩不满而离开。这听起来不是个很高的目标,但能够坚持做到是我最大的志向之一。


增长


橡树资本十年前启航时,有7个早期策略延续至今:高收益债;美国、全球及高收入型可转债;困境债;控制型公司自营投资;房地产。在离开TCW去创建橡树前,我们在这7个策略下管理的资金达到70亿美元。我们带走了至少其中的60亿美元。到2004年底,这些资金已经增长到了225亿美元。


【这里第一次提到管理资产增长,使得这是个好机会说个重要的题外话:我们感觉到许多我们最佳的决策都与限制管理资产规模有关。所有四个最初的基于可交易证券的策略基金,我们一直在限制市场推介。(例如高收益债券策略,自1998年11月以来,我们已拒绝竞标的新资金规模达140亿美元。)所有三个最初的基于私募结构的策略基金,我们一直在根据市场机会来控制规模,从而业绩良好。】


自1995-1997年投入时间建设我们的基础设施、拓展客户参与我们最初的七个策略基金,我们在1998年开始拓宽我们的产品线。自那时到现在的七年里,我们发现了五个符合我们标准的新投资策略(提供良好风险调整回报的低效市场;存在风险可控把握机会的方法;找到能够胜任的人才)。因此我们开始管理新兴市场股票基金(1998)、欧洲高收益债券(1999)、电力基础设施资产并购(1999)、夹层投资(2001)和偏信用的对冲策略基金(2004)。这些新策略基金都取得了令人自豪的业绩。我们的目标一直是为客户提供有帮助的新投资策略,但绝不要成为本月基金俱乐部。并且我们坚持要求每一个新策略都要遵循橡树资本的投资原则。


我们产品线的扩充与我们研究美国之外的投资机会时间重叠。1998年之前,我们在国外的投资仅在可转债领域。但在1998年初我们确认我们的能力可以被运用于国际市场。我们的国际化步伐包括:1998年为管理欧洲高收益债券基金设立伦敦办公室,基金的运作在1999年开始;1998年末成立我们首支新兴市场基金(因此在新加坡设立研究办公室);1999年在东京成立房地产业务办公室,后来又拓展到对日本公司的投资;2001年开启伦敦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业务推广。在2004年为了把握房地产、私募股权及困境债等方面的机会,我们开办了法兰克福办公室。我们的策略在2005年及未来,还会有更多的国际化发展。我们务必要谨记,这些市场与美国市场相比存在差异,因此我们应当谨慎行事,要求回报率的标准需要设定得高些。


最后,我们看好不断增长的、服务于高净值个人客户的机会。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做这方面的广告和推广,我们已然得益于客户们的口口相传,以及那些通过机构间联系结识我们的杰出个人。由此,我们管理的高净值个人资金规模,从1995年末的3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11亿美元。


对我们来说,橡树资本不是个“增长的故事”。我们从来没有关于业务增长率或管理资产规模的目标。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我们有优势的领域服务好客户。我们一直相信,谨慎发展带来管理资金规模的增长,其结果才是最为有利的。2004年末,我们5个新策略基金规模达到54美元(总管理规模的19%)。美国之外的投资达到71亿美元,美国之外客户的资产规模为25亿美元。因此,加上11亿美元的高净值客户资金规模(即使消除掉这些数字之间显著的重复统计情况),近十年来新的方向显然对橡树资本的业务增长贡献显著。



取得这些成绩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。我为我的同事们倍感自豪。橡树资本是由我们这42位曾经一起在TCW工作的同事创建的。成立之日,是担任CFO的David Kirchheimer(1号员工)及其支持团队欢迎我们的,他们是“先头部队”。公司初创阶段最没想到的是,有那么多的非投资相关的工作要完成,是David督促我们向前。


发起于那个开端,我们已经成长为约300人的公司。在智慧、接地气、性格等方面这些人都是数一数二,而且相处令人愉快。第二代人支持、追赶并推动第一代人,同时第三代人也是无时不刻不紧追其后。我感到很高兴,这些人在一起形成了融洽的环境,团队协作产生了优秀的成绩。投资管理行业有的是能帮你赚钱的杰出人才,但大多难以共事和合作。我们很高兴,在橡树资本没有这样的人。


谈到开心,我感觉我们的人是开心的。这相当重要,不仅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开心,而且因为开心状态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,为橡树资本及其客户创造价值。我们最喜欢的指标是:橡树资本员工在这十年里创造了139个宝宝,这是我们这里积极情绪的力证。


底线是什么?自1995年创立橡树资本时即已存在的六项原则至今仍在。与我的9位同事共同工作的时间加起来有127年。在这些时间里(信不信由你),我们这些人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吵,或者艰难的谈判。20年前当我们在TCW初次相识起,仅有2名资深投资人士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离开我们(不包括新兴市场组,其发生过显著的人员调整)。而且,每一个十年前我们开张时管理核心策略的人,都还在继续管理着。这在跌宕起伏的投资行业中当然不是常见的情况。


所有权


最初时,创始合伙人100%拥有橡树资本。在其后的10年间,我们将25%的股权售予了核心员工,价格是未来一年估测利润的一倍。这种所有权的分享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,包括在团队协作、满意度、共同驱动力以及团队稳定性等方面。我们感到,橡树资本的员工不仅为投资于自己策略的客户,而是为所有客户利益努力工作,这十分必要。更大范围分享公司所有权帮助我们确保了这样的效果。


如你所知,我们一年前按市场公允价格将6%的股权出让给了7家长期投资者。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:当然实现了个人资产的分散化,但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真实出售实现的市场价格,证实了60名非合伙人的持股员工得到了好处,他们确实获得了良好的待遇。上述入股完全取得了我们期望的效果:新的投资者带来了建设性的帮助,而没有攻击和打扰我们。怎样才能更好呢?毋庸置疑你们将会继续看到股权向第三方出售,但是控制权绝不会转移。员工持股计划当然会继续拓宽。简而言之,我们喜欢共同奋斗的感觉,而不是为某人工作的感觉。


未来的计划


拥有十年的经历和28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规模后,许多人碰到我们会说橡树资本是一家地位稳固的投资机构。我很开心的告诉你们,我的同事们和我仍然把橡树资本看作一家初创公司,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预兆了。初创意味着我们仍然投入和兴奋,依然担心太过放松或过度自信可能导致我们失败,依然考虑奋起应对前方的挑战。


我们未来的目标很简单:更多的延续和重复。持续良好或很棒的投资表现。与我们很赞的客户们保持良好的关系,他们总是感觉到被照顾的很好。阳光、开心的同事们齐心协力在融洽的环境中工作。随之而来的是,谨慎增长的业务和持续不断的盈利。谁还能渴求更多呢?


能否实现这些目标一直取决于你们,我们的客户。“没有你们,我们不会有今天,”可能听起来俗套,但没有什么说法能比这更为真切。有幸能为你们服务和工作,能够拜访和拥有你们这样的客户,橡树资本的人们献上最诚挚的谢意。


2005年4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