债券市场今年初的情况,颇有2007年股市疯狂时的味道。这个以机构为主的市场,虽然没有出现2007年遍地股神的离奇景象,却也有重庆交易员大会传销般的喧嚣热闹。人性循环往复,与市场无关,与时代无关。
两年多债券长牛点燃了很多很多。我们看到债券无论资质的轻松发行,一抢而空、下限定价是想当然的常态;我们看到一堆年轻的债神脱颖而出,债市抢钱信心爆棚,投资交易的门槛唯有胆量;我们看到债市创业尉然成风,似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资历经验全成累赘。
人生也好,资本市场也罢,都是一场长跑,不在一时之速,而在持久之力。先贤哲理耳熟能详:欲速则不达,居安思危,荣辱不惊,福兮祸所伏、祸兮福所倚,骄兵必败、哀兵必胜。。。都在警示后人要有敬畏之心、清醒之心,心态上要逆周期。一些盛极而衰、令人唏嘘感慨之事就在不远处,这些本该引发敬畏之心,却在债市繁华中隐匿了身迹。
盛筵之后无悬念,杯盘狼藉、退潮裸泳。债市寒流袭来,千亿发行取消或推迟,信用踩雷击穿信仰,市场洗礼正在进行时。之前债市粗放生长所积乱象之多,应该可以度量这次市场洗礼的深度和时长。各机构的真实水平,在市场繁荣时难以体现差异,唯有在困境与挑战中方能展示不同。一些行业的优秀龙头企业,面对行业调整不仅不烦恼,反而很期待,正因为调整带来大浪淘沙、洗尽铅华的机会。
在更大的格局里看问题,是时代演进到新的阶段,在更具秩序的当下与未来,粗放难以长久,匠心方可百年。在粗放向精细的演化方面,经济发展领先于资本市场。唯规模与速度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,这在两年多前就已露出端倪,走粗放发展路线的地区经济每况愈下,周期行业中野蛮扩张的企业纷纷倒下,与此同时,我们看到一些提早转变发展模式的地区欣欣向荣,我们看到一些追求发展质量、精益求精的企业逆势生长。在资本市场,在债券市场,这样的觉醒与演变刚刚开始,刚性兑付的打破、市场的降温回调创造了契机。
粗放的根本是德不配位,是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过高的、失去理性的判断,于是所做之事超越自己能力范畴,在市场起伏间很容易出事。与粗放相对应的是匠心。以我理解,匠心与明代传奇人物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有着深层次的相同精髓,也就是首先要对自己的短长有清醒、理性的认识,然后再去做德可配位的事情,由此不犯大错,从而基业长青。
精益求精的匠心意识在每一个行业和领域都能创造奇迹,在债券市场很快也会看到这样的情况。
令人欣喜的是,现下极速降温的债市正在孕育反思、沉淀的萌芽。之前各种刚兑信仰泛滥,监管机构对市场兜底、国企总有政府兜底、银行对所承销债券肯定兜底,而今全成泡影。危机伴生机会,痛苦伴生希望,在债市信用事件频发后,契约精神与秩序随之闪现出生机。勤奋深入的信用研究越发受到重视,市场各方开始深思责任的内涵和边界,承销界重发行轻管理的行为将付出代价,不同层次信用事件发生后的解决路径成为讨论和培训的热点。
债市见顶回落、信仰破灭的2016年,很可能是中国固定收益市场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的元年,不浮躁而得以生存、有信念而能坚守的人,才有机会窥见真正的繁华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