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登录
把握经济走势对投资到底有多大帮助? | 【高熵市场思考】
来源: | 作者:高熵资本 | 发布时间: 2021-09-14 | 12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也来回标题党,利用近期大家对经济形势多顾虑有分歧,圈些注意力。


研判经济走势,在我们投研工作中的权重,应该不超过0.1%,所以我们没啥拿得出手的看法。


也许不少人会惊呼,那你们这投资得多不靠谱,连大方向都不去把控。在与投资人的交流中,时有人问及我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,有时不得不故作专家点评几句,其实内心是很虚的,自己在评价、预测的真的是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情吗。


显然不是,宏观之扑朔迷离,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见未来之分毫。说实话,我也不大相信,谁能比别人在预测宏观走势上,具有长期可持续优势。这方面有人做过统计,发现经济学家手持的水晶球,就是线性外推,也就说顺着现下的趋势往前推测未来。例如,最近人民币汇率是走弱的,那就假设未来继续走弱(也许类似股票分析师,在股价上涨后修改股价目标值)。这不就是看后视镜开车嘛。所以长期发表观点并持续留痕,且经得起考古挖掘的有几人(就不点最近的名了)?


我们讨论宏观的目的是希望对投资效果产生帮助,但实际有用吗?我深表怀疑,希望谁能提供些扎实的证据,显示通过对宏观形势的多次可持续正确把握,使得投资方面产生了较为显著的阿尔法。至少在我金融从业二十余年的生涯里,没见过这样的人(如果是我记性不好,或认知半径不够,麻烦提醒我下)。


可为什么金融行业人士总是热衷于讨论宏观呢?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高明、专业吧。我自己就曾经如此,认认真真地把宏观学习作为锻炼自己技艺的重要方向,买来一堆经典著作(不乏英文大厚本),结果却是越看越晕。当然终归是掌握了一些专业话术,也能云里雾里侃侃而谈,在忽悠别人的同时把自己也给忽悠了。


最近橡树资本霍大神讲话,再次提到他们的投资逻辑几乎完全不依赖宏观。我们深以为然,用最简明直白的话再解释一遍:价值投资的本源,在于错误定价,赚错误定价的便宜基于认知优势,而认知优势在个体公司层面相对有机会形成(挑战也是相当不小的),到行业层面挑战大幅提高,再到宏观(经济、利率、汇率)层面若想形成认知优势无异于天方夜谭。


所以在我们看来,市场效率决定了机会大小:


● 很难形成认知优势的市场,也就是高有效性市场,例如利率、汇率,我们觉得参与其中与赌无大区别


● 较高有效性市场,例如大宗商品,认知优势越来越小,参与行为不知还有多大比例算作投资


● 股票市场属于低有效性,量化折腾、公募抱团,进一步降低市场有效性,投资机会不错


而信用债和可转债市场,有效性为极低,价值投资者的天堂


我们常说,相对于考虑国家大事忧国忧民,在投资这件事上,我们更愿意追求一些小确幸。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,所投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,所投公司是行业中的佼佼者,那么即使受到一些大级别的市场冲击(例如去年新冠疫情突发),我们投资的境遇也不会过于糟糕。再加上习惯性避开人群扎堆,在忽视轻视之处找寻低价(体现负面预期充分),以低价为盾,让我们投资堡垒的防御力又提高了一些。这就是所谓“绝对收益”、“与其他策略弱相关性”的核心所在。


不对宏观经济过度关注,不代表我们不思考一些偏宏观的问题,这些思考对我们的投资运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(截至目前)。例如:


● 防守:2018年开始揭示地产资产(股、债和房子)的风险,并坚持判断,使我们有效避开了今年以来连续不断爆发的地产雷


● 进攻:自去年开始关注到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机会(疫情提升供应链安全重要性,对中国制造业的机会),使我们在市场热捧消费、医药、互联网股票时,把握住制造业信用债、可转债的投资良机


● 时机:研判市场行为和情绪,让我们增加耐心,把握到更好的买入时机


说来,关注中央和地方新闻联播,关注各大部委、重要省份网站,是我们每天工作中的常规动作。